和睦和谐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徐潜,栾传大 著  页数:86  

前言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精髓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这是我们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瑰宝,历经不同时代先辈们身体力行的汇聚,生生不息,深深烙印在炎黄子孙的心上,成为我们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仪构成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奠基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价值观,像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修身、敬业报国、求真务实等。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格。“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华鲜明的好恶态度。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关德。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今天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的人格修养有三点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就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社会风气,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使整个社会洋溢着和睦、和谐的氛围。这也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各种各样的磨难,仍然能够不屈不挠、昂首挺胸地走过来,就是因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支撑、推动着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使我国保留了令世人瞩目的灿烂文化。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国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的人格修养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今天,当我们的祖国前进在改革开放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上,八面来风带来了全球各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信息传输手段的多元化以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等,各种思潮和思想纷纷涌入国门,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也面临着能否与时俱进、继续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挑战。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方针,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高度充分肯定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历史价值,也表明了弘扬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  这是一套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编辑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希望这套书能为吉林省的农家书屋建设作出贡献,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满的果实。  (作者系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2008年4月

内容概要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其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大智大慧的深刻哲理。  中国传统美德之一的“和谐”理论是十分深刻的。它作为一种深刻的哲理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适度、适时、适当的和谐状态,为中华民族带来稳定和祥和,既是我们的现实选择,也是古老社会理想的实现。

书籍目录

张际亮与姚莹患难与共秋瑾与徐自华的生死之交黄兴与孙中山的深挚友谊赵声与黄兴的革命情谊章太炎与苏曼殊的师生之谊冯玉祥与孙中山的神交何香凝与宋庆龄鲁迅拉着郁达夫手同行张学良与相声艺人张寿臣方志敏托胡逸民传书赵敬之与陈中柱生死结盟田汉与周信芳剧坛知己陶行知对高士其的支持帮助徐海东两次救护郭述申徐悲鸿诚助“二石”傅抱石与陈之佛莫逆之交邓稼先与杨振宁董存瑞与郅顺义的战友情宋振庭与傅抱石的特殊友谊诗人李季和铁人王进喜雷锋与战友并肩前进皮定均冒险保护罗瑞卿穆青与一个老农的深交“党义”寻找记张桂友救火烧伤得好报杨树君双腿瘫痪的时候

章节摘录

  市卫生局长张宇舟下令:“调全市最好的大夫给张桂友会诊。”  由长春烧伤医院、白求恩医科大学三院和吉林省人民医院的专家、教授,组成了治疗抢救张桂友的小组。  同一时间,吉林省副省长高文和有关领导批示省民政厅,拨款五千元,当天送到医院。  10时30分,刚看完报道的朝阳区委书记召集会议。区委、区政府一致同意:由区政府交给医院一张支票,需要多少钱,拨多少钱,并决定向张桂友的妻子赠送一千元现金。  下午1时,市委又召开了有关领导参加的紧急会议。市委书记吴亦侠在听取了张桂友治疗情况汇报后说:“要全力组织治疗。长春有困难,可以向北京求援。”  刚从外地回长春的吉林省委书记何竹康,当晚打电话询问张桂友的伤情和治疗情况,指出要妥当安排好。  这天晚上,长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还给张桂友的家乡浙江省黄岩县政府发去电传,对张桂友舍身救火的事迹给予高度赞扬。并给张桂友的父母发去电报,告诉二位老人治疗费已解决。  病床上的张桂友哭了,在旁的妻子哭了,没有走的弟弟哭了,做好事得到了好报。  3月25日这一天,当《长春日报》送到读者手中,长春市出人意料地沸腾了。  长春日报社的电话立刻成了热线。接连不断有读者询问张桂友的伤情,询问烧伤医院的地址,捐款交给谁,烧伤医院的银行账号怎么写法。  报纸刚刚发出一个小时,宽城区站前医院就第一个把捐款送给报社,那是刚下夜班医护人员捐献的。送钱的副院长杨爱英说,怕张桂友等钱用,先送来一部分,他们还在继续捐。  《党员之友》杂志社的二十三名同志,给报社送来了二百五十元捐款。  南关区干部吴景芳给报社寄来钱,并附一便条,上写“世界需要热心肠”。  省交通开发公司全体职工一致同意支援张桂友两千元,并要求经理这笔钱不要挤占其他费用,从职工福利费中提取。  二道河子东盛劳动服务公司捐款二百元。他们说:“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一个不肯署名的三口之家寄来100元,并在信中写道:“每个人身上都有金子般的闪光点,让我们去促使它发光、发热、温暖张桂友及其亲人,温暖每个人的心灵。”  张桂友没有参加人身保险,但他是为人民负伤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长春分公司特批两千元人身保险金送给张桂友。  捐款中有一个特殊的大纸包,打开看,全是一分二分硬币、一毛两毛纸票,捆扎得整整齐齐。这些钱出自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全体少先队员的一双双小手。他们在给张桂友的信中写道:“我们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一百元献给您,留着您买点止痛药吧!”  张桂友的事迹也震撼了服刑犯人的心灵。长春市刁家山劳教所三中队一分队二十九名劳教人员,从生活费里抽出五十元寄到报社。还有一位劳教人员把积攒了十六个月的生活费五十元寄到报社。他们在信中写道:“我们过去没有想到为长春人民做好事。今天,一个外乡人为长春人民流了血。和张桂友比,我们深感内疚,寄上一点钱,算作我们对过去的忏悔。”  更多的人把钱送到长春日报收发室,不留姓名,转身就走。  一位编辑接到一个信封,以为是稿件,打开看,里面都是钱。  工人、干部、战士、大学生、个体户,捐款的人流涌向报社。报社不得不马上派两个干部到收发室值班,接待捐款者,登记姓名,拆阅信件。  长春烧伤医院素日的寂静被打破。探望、捐款者如潮而来。医院不得不临时成立一个接待办公室。  仅3月25日一天,捐款就超过一万元。到28日,已收到捐款四万多元。各种慰问信更是雪片般飞来。张桂友的医疗费圆满解决了!  张桂友的病情平稳了。植皮手术已于28日顺利完成!  张桂友走出了绝境,长春人民的爱心使春城更加美丽。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在1988年10月27日《午休时光》节目中播出一个深沉的声音:  “我叫杨淑珍,今年20岁,是敦化市沙河沿镇西屯村的山村姑娘。命运对我太不公平了。我们家四口人,父母年迈多病,已丧失劳动能力。由于生活所迫,我14岁就遏制住对读书的依恋,辍学回家务农。家庭重担过早就无情地落在我的肩上。不论寒冬酷暑,种田、打场,我都拼命于活。债务一点一点地减少。”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去年6月,灾难残酷地降到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的弟弟杨树君身上。他的双腿逐渐瘫痪,活泼健壮的弟弟受到病魔的沉重打击。于是,我又把帮弟弟治病的重担挑了起来。旧债还没还清,又筑新债台。我向亲戚朋友借,向银行贷款,向个人抬钱(高利贷),共筹六千多元。我背着比我高比我重的弟弟,上汽车,下火车,走南闯北,求医寻药。去了十多家大小医院,借的钱花光了,家中的牛也卖了,弟弟的病因还未查清。医院让我回家取钱,哪有钱呢?我四处求借无门,只好背弟弟回家挺着。”  “看着年老多病的父母、下肢瘫痪的弟弟,想着高高筑起的债台,我这小姑娘心里流下了泪水!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们一家怎么活呢!我想到了党和人民,想到了我们的宣传机器。所以我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慕名给省电台台长何钧写了一封信,提出了我难以启齿的想法,请电台向社会呼吁,向我弟弟伸出援助的手,救救我那可怜的弟弟”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和睦和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